斯坦福 CS448B 03 可视化设计
· 阅读时间约 4 分钟
TLDR
本文包含我对斯坦福 CS448B(数据可视化)课程的笔记,特别关注第三讲关于可视化设计的内容。我将讨论有效数据可视化的原则,包括指导元素的重要性、表达性、有效性、对比和模式感知的支持、数据分组和排序、数据转换、减少认知负担以及一致性。我还将介绍各种图表类型,如折线图、柱状图、堆叠面积图等,提供示例并讨论它们的设计考虑因素。
原文
笔记
课前思考
- 什么情况下数据可视化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案?(什么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文本而非图形?)
- 数据可视化设计原则如何随时间变化,以及为什么,特别是考虑到今天似乎更加优先考虑可访问性?(例如,密纳德的图表信息密度很高,而当今媒体上更常见的是更简单的图表)
- 有哪些保障措施可以减少/防止误导性可视化,和/或确保可视化是无偏见的(或如塔夫特所说,"避免不能传达真相")?